柯文瑄是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,目前签约了携程,即将成为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程序员。
从4年前新生报到时对未来从业方向的迷茫,到经过课程学习、算法竞赛、学院创新育人项目以及各种课程设计的实践,他给学弟学妹们建议是:确定方向,进行针对性的准备。
大三开学后柯文瑄就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如何选择:创业、读研还是就业?思虑再三,他选择直接就业。
他了解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偏向算法等方面的研究,而他希望在企业开发岗位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,并将目标锁定为“前端开发”,梦想将来能够创造全感官智能的产品服务交互体验。
想要成为前端开发工程师,拥有过硬的技术和设计思维是重中之重。锁定目标之后,他先从了解相应的岗位要求一步步开始,一点点自学相关专业知识。除了学校里的专业必修课,前端开发工程师岗位还需要了解产品市场主流的开发技术栈,包括编程语言基础、软件开发框架等。于是,他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研究前沿的相关文献,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方向,学习起来一直动力满满。
柯文瑄在视频网站自学了js基础、Vue框架等,再结合实践,完成了网页版俄罗斯方块、移动端图书商城等几个项目。
大三暑假,柯文瑄找了一份web前端开发的实习,主要工作内容是与后端配合完成项目的开发、维护优化已有项目,这份体验让他受益匪浅。
大四秋招启动,他向各类互联网公司投递了30多份简历。随着一次次面试次数的增加,面试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,先后拿到了携程、广联达、善诊等录用offer。最后,综合考虑个人的未来发展和兴趣所在,他选择了携程。
他觉得求职的第一关就是简历。他建议可以根据岗位的职责描述来优化,尤其是个人经历部分,一定要重点突出HR想看到的与岗位匹配的关键词。对于一个程序员而言,项目经验是非常重要的,是自我能力的体现。
在他经历的程序员面试中,主要包括基础知识、专业知识和项目3部分。前两者学校的专业课均有涉及,算法需要去网站上努力刷题来提升熟练度。以前端开发岗位为例,主要考察前端开发所用语言JavaScript相关的语法基础和一些特定场景下的运用。面试官会根据简历中的项目经历和实习经历,挖掘应聘者与职位的匹配程度。
求职期间,他还做了张表格记录投递的批次、不同轮次面试的时间、复盘情况以及offer反馈等内容,便于在面试后进行总结与反思。
在求职过程中,总会遇到各种坎坷,有时甚至会心灰意冷。柯文瑄说,这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,调整好心态,做到“稳中取胜”。
他还建议,在犹豫该考研还是直接就业时要想想自己的兴趣所在,千万不要因为跟风去考研。要尽早扩充自己的眼界,提高职业认知,积极付诸行动,就能抵达心之所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