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PA 技术背景及前端应用场景
- RPA 技术定义:利用软件机器人自动执行任务,模拟人类计算机操作,目标是自动化重复、规则明确的任务,如公司项目中模拟人登陆第三方应用给客户发消息。
- 前端应用潜力:虽最初用于企业后台流程自动化,但前端开发领域也有巨大应用潜能,可帮助前端团队自动化构建、部署、测试等重复性流程,节省时间和资源。
实现前端部署流程自动化步骤
- 选择 RPA 工具:对比多种 RPA 工具后,因 TagUI 开源免费选择了它,并下载安装 Windows 版(安装时需处理来源提示)。
- 学习 TagUI 命令介绍常用命令,如 tagui live 用于调试、url 访问网页、type 填充文本、click 鼠标单击,且 click 命令元素定位有 DOM 元素属性定位、XPath 页面路径定位、Point 坐标点定位、图像定位等 5 种方式,并分别举例说明。
- 调试部署流程登录步骤:结合 Jenkins 登录页面理解指令,通过 url 打开登录页,用 type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,click 勾选记住登录态并点击确定按钮,调试时可实时看到效果。构建项目步骤:在登录后,依次点击项目菜单选择要构建的项目应用(基于公司微前端架构),点击构建按钮进行构建,执行过程中可进入相应操作入口界面并选中应用,最后等待构建完成(wait 60)。
- 生成并运行 RPA 脚本:将调试通过的命令语句保存在文本文件中并重命名为 depoly_manage.tag,部署时在 cmd 命令窗口运行 tagui 命令执行该脚本,执行后可在构建历史列表中查询到自动构建结果。
总结与展望
- 优势:利用 RPA 自动化前端构建和部署流程可提高效率、准确性,便于重复执行,释放工程师时间用于更有价值工作。
- 行业影响:RPA 思想有助于前端工程师专注于新技术探索和架构设计,推动行业发展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前端团队采用该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