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端小玩具~错误捕获定位工具(前端错误监控)

正文

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,开发功能的同时不可能把场景考虑的面面俱到,而生产环境往往情况是非常复杂的,用户录入进去的数据总是千奇百怪,那如果遇到问题的话,我们又要如何进行排查呢?总不可能让用户录个屏吧哈哈~所以我们就出现了前端埋点的操作,不过埋点的方向以及文章都挺多的,也都挺复杂的,这篇文章我们就讲一个比较有趣的错误捕获思路

我们平时在使用框架开发遇到bug时,比如Vue,如果是在本地环境,我们在控制台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出现问题的文件,甚至点击进入即可直接定位到我们的文件中对应报错的位置,这样排查问题就比较方便。而在生产环境,我们可以配置sourcemap,就也能比较方便的定位到问题出现的地方。但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,首先上传到服务器的包体积就会因为生成了很多map文件而变得很大,其次我们的网站代码会非常容易暴露甚至是直接被调试,而且这样子也仅仅是我们自测的时候去发现问题,无法监测到用户端到底是做了什么操作才出现的问题。

那么,有没有一个方法是可以监控到客户端用户操作时,出现问题的代码位置呢?

思考:

综上,我们这次要做的这个工具的目的就比较明确了:

  • 错误捕获
  • 错误分析/错误定位
  • 错误收集/日志输出

前置

在错误捕获之前,我们先提前了解一个服务端的库——source-map

使用source-map库,我们可以通过向该库暴露出的方法中传入bug出现的文件对应的map文件,以及错误的行数列数,通过对应的方法解析后,我们可以得到该错误出现的源文件以及具体在源文件中的定位

至此,我们明确了错误捕获中,我们主要就是想拿四个信息:

  • 错误的message信息
  • 错误出现的文件名
  • 错误行数
  • 错误列数

那么,我们可不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流程呢?

  • 1.在配置文件中将sourcemap的配置打开,从而使得项目打包后会生成map文件
  • 2.通过编写webpack插件,监听webpack打包完成钩子,在打包完成后触发,将生成的map文件自动上传到我们的服务器上。
  • 3.然后在前端,通过错误捕获,将报错信息传给我们的服务器,由服务器根据报错信息再结合map文件,最终解析出我们的报错行数,同时形成日志输出出来并记录下来。

这样的话,我们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捕获错误,监控生产问题,同时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webpack插件(又可以拿去和面试官吹水了~)。

错误捕获

onerror

前端的错误捕获我们最常见的当然是window.onerror了,我们可以通过定义window.onerror函数来对全局错误进行捕获。


通过window.onerror我们很容易可以拿到我们想要的具体信息。

errorHandler

但window.onerror并不能捕获到框架组件生命周期的错误,所以我们可以再补充一个框架的错误捕获,以Vue为例:


我们在errorHandler事件中,可以拿到错误对象errvue实例错误信息。这里我们并不能像上面onerror错误捕获一样很方便的取出出错的行数列数,但我们能够拿到一个完整的错误堆栈对象,那么我们就可以对错误对象的堆栈信息进行处理,提取出我们想要的行数列数

这里用到了一个堆栈解析工具——StackTrace-Parser



补充

错误捕获还有一个onunhandledrejection的事件,用于捕获Promise类型的错误,但是经过尝试发现不是很好去拿到错误的定位信息,同时,考虑到一般Promise我们会使用catch去处理异常的操作,所以这里就暂时不处理这个类型的错误事件了。

至此,我们的捕获相关的逻辑已经完成,剩下的就是如何设计服务端,如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服务端并完成解析了。

错误分析/错误定位

服务端,我们设计两个接口,一个用于上传map文件(upload),一个用于接收错误信息(sendErrorLog)。

上传接口就不多说了,主要就是在前端打包完成之后,服务端接收传过来的map文件。我们主要看一下接收错误信息的接口逻辑。




整体的思路就是:

  • 服务器启动时读取upload文件夹下的所有map文件,将对应文件的内容读取出来
  • sendErrorLog接口被调用后,通过source-map库去解析错误信息
  • 输出错误日志

这里考虑到一般服务器我们都是一直启动的状态,所以在调用解析逻辑之前,先判断souceMap数据是否已经读取出来,如果没有读取出来,再同步去读取,之后再去解析错误信息。

完善前端逻辑

接口已经有了,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完善一下前端的逻辑

首先,我们根据前面对错误捕获的了解,完成一下错误上传的逻辑,:



然后,我们开始实现map文件上传的逻辑。

我们先去找一个webpack打包完成输出文件后的钩子——afterEmit

在这个钩子触发时,说明打包文件已经被输出出来了,我们可以去读取打包文件的js文件夹,从中过滤出map文件,上传至服务器,同时在打包文件中将map文件进行删除操作。



测试效果

逻辑写完了,我们在前端代码中留下一些bug来测试一下效果。

然后,我们执行npm run build打包操作。

可以看到我们打包完成后的dist文件夹中,已经没有了map文件

而在服务端,我们接收到了这些map文件

上传map文件逻辑没有问题,接下来,我们看一下错误解析逻辑。

我们可以在本地安装一个serve包,便于我们快捷的以dist文件夹为基础起一个小型服务器

将dist文件夹在终端中打开,执行执行serve -p 8080。

点击按钮触发bug,我们可以看到错误已被成功捕获,并将对应的信息通过接口传递给服务端。

在服务端的输出中,我们可以看到已对错误进行了解析,错误发生的定位信息已经输出出来了,对照前端文件中错误发生的位置也是没有问题的~


原文链接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422145784799330358

原文链接:,转发请注明来源!